张骞传

张骞(公元前164—公元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县(今汉中市城固县)人,西汉杰出的外交家、探险家。

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张骞性格坚韧,心胸开阔,富有冒险精神,在汉武帝时担任郎官。

西汉初年,匈奴趁着中原地区战乱,征服了西域,向各国征收繁重的赋税,并以此为据点,侵扰汉朝的领土,汉民苦不堪言。

汉朝在同匈奴斗争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到了武帝即位时,汉朝国力强盛,积极准备对付匈奴。

匈奴人曾经打败西域大国大月氏(zhī),把大月氏王的头颅做成饮酒的器皿,大月氏人十分怨恨匈奴,但一直没有实力攻打它。

武帝知道这件事后,想派人出使大月氏,联合他们夹击匈奴。要去大月氏国,必须要穿经匈奴境内,于是武帝向全国招募使者,张骞应募。

公元前138年,张骞以匈奴人堂邑父为向导,带着一百余名随行人员从京城长安出发去大月氏。经过匈奴地区时,他们被匈奴骑兵抓获。

匈奴单于对张骞说:“大月氏在我们的北面,汉朝人为什么要去那里?如果我想去汉朝南边的越国,汉朝会同意吗?”于是扣留了张骞等人。

匈奴为了拉拢张骞,打消他出使大月氏的念头,威逼利诱,软硬皆施,甚至让他娶妻生子。但张骞始终记得自己的使命,保存汉朝的符节从不曾丢失。

张骞被扣留十年之后,终于找到机会,带领随从逃出匈奴人的控制区域,向大月氏方向逃去,历尽艰辛,来到大宛(yuān)国。

大宛国王早就听说汉朝很富有,想和汉朝建立来往,因为匈奴的缘故,一直没能如愿。张骞的到来,使他们大为惊喜。张骞趁机请求派人护送他去大月氏,大宛王很高兴地答应了。

此时的大月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从大月氏王被杀后,大月氏人拥立了新王,获得了新的国土,逃离了匈奴的侵扰,已经无心复仇了。再加上他们觉得与汉朝距离太远,就算联合夹攻匈奴,一旦遇到危险,恐怕汉朝也难以相助。

张骞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始终没能说服大月氏人,无奈之下,他只好带着部下返回汉朝。

返程途中,张骞为了避免遇到匈奴人,特意绕道而行,但还是不幸被俘虏。一年多后,匈奴发生内乱,张骞才趁机逃脱,回到长安。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历时十三年,出发时有一百多人,回来时仅剩自己和堂邑父两人。

张骞向武帝奏报说:“大宛、大夏以及安息国等都是大国,有许多奇珍异宝,生活习俗与汉朝相近。他们兵力不强,很看重汉朝的财物,如果能用财物使他们归附,便能扩大汉朝的疆土,汉朝的威望也能普及四海。”

张骞又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建议武帝从蜀地通使大夏,能完全避开匈奴。

武帝本来就想征讨西南夷,因为花费太多而暂停了,现在听说能通往大夏,十分高兴,下令经略西南夷。从此,西南地区开始得到开发,与中原地区的关系日益密切。

当时,汉匈之战已经持续了好几年。张骞因为了解水草分布,熟悉地形,于是常和汉军一起出击匈奴,因功被封为博望侯。

公元前119年,汉军大举出击,将匈奴势力赶出漠南,但匈奴的残余势力依然影响西域各国。武帝就此咨询张骞,张骞说:“臣在匈奴时,知道乌孙国与匈奴不和。现在匈奴被我们击败,我们多拿些财物给乌孙国,让他们回到原来的土地居住,就能实现斩断匈奴右臂的战略目的,还能宣扬国威。”

武帝便任命张骞为中郎将,同时任命一批副使,率领三百余人的使团,携带金银丝帛等巨万财物,以及数万头牛羊第二次出使西域。

张骞到达乌孙国,送上礼物,传达武帝的旨意,但恰逢乌孙国内乱,张骞劝说失败。不过,张骞的副使分别访问了大宛、大月氏、大夏等国,扩大了汉朝的政治影响,使西域各国了解了汉朝的广大。

五年后,张骞返回长安,被授任大行官,专门掌管外交事务。公元前114年,张骞去世。

汉朝以前,中国人对西域了解很少。张骞出使西域,与西域各国建立了友好关系,既促进了当地的进步,也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对全国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张骞出使西域,还使中国的影响力到达葱领以西,打开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以至通往欧洲的陆路交通,因此称为“凿空”。

此后,中西方的物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张骞出使西域开拓的这条路成为名副其实的“丝绸之路”,张骞也被誉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举报/反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