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的英语单词是“china”,和我们美丽的中国有着同一个名字。古代中国特有的工艺品种类繁多,但为什么独独只有瓷器得此殊荣?

瓷器以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形式存在,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得到海内外无数人的青睐。

那么,瓷器和制瓷技术究竟是怎样在交流匮乏的古代世界实现了向欧洲的流传呢?

瓷器为何会受到欧洲人的喜爱呢

要了解瓷器和制瓷技术的流传,首先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就是:瓷器和制瓷技术为何能够得到欧洲人的喜爱。

只有这个问题得到解决,我们才能进一步探究瓷器的流传,因为如果瓷器没有强大的吸引力和魅力,这种流传就是毫无意义的。

中世纪晚期,欧洲正处于一个大变革时期:宗教改革运动发生,使得笼罩了一整个欧洲中世纪人们思想世界的基督教地位动摇,人们心中产生了迷茫与怀疑。

同时资产阶级的改革发生,社会动荡,加上凌虐整个欧洲世界的黑死病大爆发,欧洲人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合适的方向,便试图寻求物质化的异域形象作为精神寄托。

在大航海时代未开启的时候,欧洲人眼中的中国地大物博、环境安定、商贸发达、城市繁荣、交通便利,满足了人们对财富、王权与世俗享乐的渴求。

而《马可波罗行纪》更是将中国夸张为“布满黄金的东方古国”。

这一切将中国打造成了欧洲人心中的梦想之地,而瓷器身上体现出来的中国特征也让其成为欧洲人遥想神秘东方最好的物质媒介。

物以稀为贵,中国瓷器在未开通海上航线前只能经由阿拉伯或波斯商人之手辗转进入欧洲,数量十分稀少,造成了其在欧洲进一步的价值提升.

拥有瓷器更是被视为一种地位的体现,再加上中国瓷器具有的极高的观赏性,瓷器在欧洲人心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得到了狂热的追求和喜爱。

尽管唐宋时期,中国的瓷器已经陆陆续续传到了欧洲各国,但由于陆上贸易的限制,外销的数量和规模都远远不能和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明清时期相比。

明清时期是中国瓷器真正进入大规模对外输出的阶段。

此时的中国对外贸易虽然在统治者举棋不定的态度下被影响,但对欧陶瓷贸易始终处于优势地位并不断上升。“行于九域,施及外洋”,是这一阶段瓷器销售状况的概括。

从购买转向生产——制瓷业在欧洲的传播过程

瓷器虽好,无奈价格太高,数量太少。

由于瓷器本身的价值加上商人的抬价,瓷器的价格高昂,却仍一器难求。同时,源源不断的白银因为瓷器贸易流入了中国人的口袋,丰厚的利润让一些欧洲商人眼红心热.

因此从16世纪下半叶开始,欧洲本地出现了许许多多的瓷器工厂(如建于1575年的意大利佛罗伦萨美第奇陶瓷厂),这一时期的瓷器可以明显看出花纹和形状上对中国瓷器的模仿之处.

但欧洲人并没有掌握真正的制瓷技术,因此制作出来的瓷器只是东施效颦,外表有几分相似,但质地完全无法和真正的中国瓷器相比。

三角贸易中,中国是最大的受益者,对外贸易长期处于出超地位,而当时的欧洲重商主义思想盛行,这种贸易上的不利地位促进了欧洲对掌握制瓷技术的急切性,但从这一时期的欧洲自产瓷器留存可以看出,欧洲制瓷技术仍停留在软质瓷阶段。

17世纪晚期,使用大型聚焦镜加热陶土而名声大噪的日耳曼科学家契恩豪斯,开始为奥古斯都二世服务,他已经可以通过光学镜片获得烧制瓷器的高温,解决了温度这一关键制瓷问题,再加上这一时段欧洲的炼金术蓬勃发展,炼金术所提供的冶炼知识可以很大程度上为制瓷服务.

在炼金师博特格的协助下,他终于成功烧制出硬质瓷。但是其在上釉、瓷绘等工艺方面,仍无法与中国瓷器相媲美。

法国甚至整个欧洲的真正陶制品的出现是在一个法国传教士昂特雷科莱的推动下发生的,他来到中国,在景德镇生活了十余年之久,真正掌握了制瓷相关环节的核心技术,并把这些技术传回欧洲,这才启迪了那时制瓷仍在茫然中探索着的欧洲人 简·迪维斯在他的《欧洲瓷器史·试图揭开瓷器制作之秘》一书中坦诚相告了这一情况。

至此,欧洲人终于初步具备了制造陶瓷的能力,制瓷技术也逐渐完善和进步,可以说制瓷业在欧洲传播经历了一番波折,并且不是一个主动传播的过程。

原因也非常好理解,坐拥景德镇的三千座瓷窑和丰富的原料,在制瓷业上中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比起分享技术,更多的我们希望保持这一贸易优势地位。

这并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表现,而是一种维护国家利益,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类似于今日的专利保护。

命带来的冶炼技术的发展迟早会解决这一问题.即使是在十六十七世纪,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给欧洲带来的思想解放促进了欧洲人对财富的追求,在其基础上出于对瓷器利润的渴望,也会导致越来越多的能工巧匠投身于对制瓷业的钻研。

瓷器和制瓷业在欧洲流传带来的影响

谈到影响,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的来看,这个一分为二既指的要把对欧洲和中国的影响分开来看,也指要把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分开来看。

瓷器在欧洲流传,无疑对中国来说具有积极意义,瓷器所代表的价值和地位让其价格昂贵,这些白银则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海关,为中国沿海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瓷器的地位越高,中国对欧洲人的吸引力越大。

我们知道,近代以来,清朝闭关锁国,在欧洲发动的侵略战争下节节败退,导致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而促使欧洲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之一就是丝瓷贸易损害了欧洲人的利益。

中国瓷器对西方的大量输出也是引发当地餐桌改革的原因之一。

17世纪以前,欧洲人日常使用的饮食器皿以陶器和木器为主;上层社会往往采用相对精美的银器和铜器以彰显身份。

直到中国瓷器大规模输入的前夜,西欧地区最好的作为饮食用途的陶器还是意大利和西班牙生产的釉陶器皿。

与之相较,来自古老东方的瓷器餐具则显得更加精致与轻盈,作为珍品为欧洲上流社会竞相收藏和作为珍贵的礼物彼此馈赠,并往往被认为有一种来自东方的神秘魔力。

整个16世纪,有关中国瓷器可以验毒的观点也在欧洲社会上广为流传:当时的欧洲人普遍认为,中国瓷器如果盛装了有毒的食物,就会自动开裂。

因此,中国瓷器的输人不仅引发了整个欧洲上层社会的“餐桌改革”,也因其被赋予的“验毒属性”跻身于酬神用品的行列。

时至今日,瓷器在世界上仍被和中国紧密联系在一起,提起瓷器、制瓷,大家往往也第一时间想到中国,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利用瓷器作为媒介,进行和欧洲的合作或者友好会盟呢?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瓷器和制瓷业本身具有高技术水平、高质量的特点,本身就是一种品质的保证,像现在的德国制造、瑞士手表一样,可以作为一个对外品牌进行宣传,可以说当代我们在从制造转型到智造的途中,是需要这样一个有底蕴、有认同的品牌的。

然后我们需要考虑另一个问题:中国制瓷业开展时间之早、历史之悠久,远非欧洲国家能比,但制瓷业却被他们后来者居上,这是不能忽视,急需思考的问题。

首先,欧洲经过资产阶级改革和工业改革的双重改革改造之后,瓷器冶炼和化学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而这时的中国仍处于封建王朝的压迫下,加上统治者不当的对外政策,使得我们固步自封,没有了对外经验技术的交流,制瓷业发展陷入停滞。

另外,风雨飘摇的时代背景也极大地影响了制瓷业的进一步发展。

嘉庆道光朝以后,清朝在内忧外患中国力日薄西山,反映在制瓷业上则是毫无珍品可言,景德镇也不复有往日的荣光,逐渐凋敝。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经验教训:当代我们的国家扩大对外交流,瓷器和制瓷业也在不断地交流改进中重新焕发出光彩。

我们要坚定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虚心学习外来经验,努力提升中国制造业水平,早日让中国制造重绽丝瓷时期的光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