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许世友意味深长问道:授你啥军衔合适?耿飚:在你之上
1980年,刚刚被选举为中央军委常委的许世友找到昔日的老战友耿飚,意味深长地问出了这样一番话。“耿秘书长,如果当初你还留在部队的话,会被授予什么军衔呢?”此言一出,勾起了耿飚对于昔日军旅生活的怀念,年过七旬的脸上露出太多的眷恋。耿飚原本在华北军区任职,新中国成
刘子奇当了20年师长,1955年授衔前,罗荣桓:你想要什么军衔?
军衔对于每一名军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代表着荣誉和地位。拿破仑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说明军衔能体现出一名军人的综合能力,这是需要积极去争取的。1955年9月,新中国首次授衔仪式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开国将帅齐聚一堂,一起来见证属于自己的荣誉时刻。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被授予十大元帅军衔之一的彭德怀元帅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被授予十大元帅军衔之一的彭德怀元帅,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心中无可替代的英雄,更是我们为之学习的动力。谁曾想到彭德怀元帅在1969年的晚年时期,每月的工资才仅仅只有23元,不得不主动了向组织提出生活费补助的要求,是什么让他晚年生活如此惨淡?彭德怀元帅
四野王牌军长授少将,萧克等8人联名为他争军衔,罗帅:我的失误
1955年全军大授衔,有人争军衔也有人让军衔,开国中将徐立清原本可授上将,因为参与了军衔评定工作,为了避嫌,多次请求毛主席和党中央降军衔,他的高风亮节,成为一段佳话。有一人,他曾是四野王牌副军长谭友林,五枚一级勋章的获得者,1955年被授予少将。萧克、王震等人得知
再看《亮剑》:难怪丁伟没被授予上将,你看他在东北干的那些蠢事
“我要有那权利,没说的!李云龙,授大将,孔捷,授大将,丁伟......就得是个元帅!”在《亮剑》的结局中,大家都被授予了相应的军衔,辛辛苦苦了几十集,终于能有个名分了。然而,就在大家一个个都喜笑颜开、满意于自己的军衔时,有三位可是不乐意了。李云龙、丁伟、孔捷
哪5位开国上将,本来有望获得大将军衔?被称为“三颗星的大将”
我军于1955年9月27日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授衔仪式,开国上将有55人,后来又追加王建安与李聚奎2人,达到57位。而比上将军衔更高的开国大将,只授予了10位功勋卓著资历过人的军队元勋。由于名额所限,有几位资历和战功非常出众的上将,只能“就低”获得上将军衔,他们也被称为“
此人55年连师长都不是,为何却得到主席钦点:必须授予上将军衔
我军在1955年9月进行了全军将校授衔仪式。被授予上将的55人当中,大部分是正兵团级干部,也有一部分是副兵团级,仅有一位是准兵团级,像一般的军长、师长是不太可能被授予上将军衔的,甚至连中将都难。但是55位上将(不含补授人员)当中有一个人,竟从来没指挥过兵团级别的部
此人按资历该授予中将军衔:授衔前,主席为何亲自将其提为上将?
1955年9月,我军在北京进行了全军历史上的第一次大授衔。在57名开国上将中,有一人原本被评为中将军衔,但在授衔前不久被主席亲自提出修改建议,由中将改为上将军衔。此人是谁呢?主席为何单独破格晋升这位将军?其实在授衔前3年,也就是1952年我军曾进行过军职定级。按照195
55年授衔,哪位少将被认为军衔太低,竟得到两位上将主动求情?
1955年我军在北京举行将校授衔仪式,典礼于9月27日在北京进行,但授衔名单提前数日已公布给授衔人员,以便使各位将领领取礼服,做好登台准备。由于评衔工程涉及将校众多,光是将官就有一千多人,需要经过复杂的评议步骤,充分考虑革命和战争进程中的诸多因素,名单才能最终出
我国一将军军衔并非最高,却拥有一项特权,缘由让人充满敬意
"岁月静好,不过是别人替你负重前行。"这样的一番话,说的就是,我们现如今能过上这样幸福美满的生活,其实都要归功于那些奋斗在前线,甚至不惜以命换命的战士们用厮杀的鲜血换来的。虽然此后他们都得到了自己应有的奖励,但是一切付出其实早已暗中标定了代价。今天要说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