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水自天上来,一路奔流,中华文明正是在这广袤的黄河大平原中孕育而生。

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河南,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从中国古代第一个王朝夏朝到清王朝覆灭的四千多年历史中,河南曾多次被选为都城,三千多年间,河南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在现代人看来,河南作为中国的考古大省,似乎遍地宝藏。

就连一个普通的老人在河边钓鱼时,竟然也能钓到一只“古董”乌龟。

这只乌龟背上插着四支箭,虽说造型奇特,但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价值呢?

一、钓鱼钓到了一只“乌龟”?

在河南安阳境内,奔腾着一条古老的河流——洹河,早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洹泉”的记载,所以这条大河距今至少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千百年来,河岸的百姓都爱在闲暇时垂钓于洹河之上。

2003年的一天,一位老伯正如往常一样来到洹河边钓鱼,但是在岸边坐了许久都没有收获,老伯一时有些气馁,便想着收拾东西打道回府。

当老伯试图收回鱼线的时候,却怎么也没办法拽动鱼线。

可能是缠住了什么东西,老伯心中想着,有着多年钓鱼经验的老伯对此已经是见惯不怪。

因为江湖上一直流传着“钓鱼佬”的传说,甚至在“钓鱼圈”一直有一种“钓鱼佬永不空军”的说法,意思就是说,每一个钓鱼爱好者在出发之前都会立下绝不空手回来的“flag”,也正因如此,钓鱼爱好者们往往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想到这个,老伯也不想空手回家,于是还是决定,大不了费一番功夫把鱼线拉回来,不论拉上了什么,也都算是这次出行的收获。

费了好一番功夫,老伯才将鱼线拉回来,他定睛一看,惊讶地发现鱼线末端缠着一只“乌龟”。

这只“乌龟”舒展着四肢,连头也暴露在外面,整体呈现出爬行的形态。

但是,老伯钓到的这只“乌龟”同平常的“乌龟”却有着极大的不同。

事实上,老伯钓到的这只乌龟是青铜制的模型,每一个爪子下面都有一个像按钮一样形状的小柱作为支撑。

更与众不同的是,这个乌龟的壳上还插着四支羽箭。

老伯看到这奇特的造型,心中十分好奇,再加上这只“乌龟”泛着青色,也许是青铜器也说不定,便决定将这个“意外收获”带回去。

2002年,国家在《文物保护法》中放宽了对文物的个人收藏和交易的许可,一时间,古玩收藏成为热潮。

2003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鉴宝》节目,更是将古董收藏推向高潮。

也许无意间发现的“瓶瓶罐罐”是价值连城宝贝,这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无异于是以此“一步登天”的宝贵机会,大家纷纷开始留心一些“老东西”,就连建筑工人在工作时也开始注意自己挖到的是不是“宝贝”,“古董”“文物”这些概念开始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老伯也不例外,他平常也听说过有人捡到古董的说法,他暗自想到,说不定这一次钓到的东西就是一件古董。

但是当时的老伯绝对想不到,这个有着古怪造型的物件竟然可能有着三千年的历史,而且极有可能是一件商朝的青铜器。

二、竟是作册般青铜鼋

是“鼋”而非“乌龟”

回到家中,老伯和儿子经过一番商量,决定将这个物件上报给有关部门进行鉴定。

专家们对这个青铜“乌龟”作了一番细致的考察,得出了一个令众人都喜出望外的结果。

这件青铜器其实是一件青铜鼋,因为与乌龟同属于龟鳖目,再加上这件青铜器并不大,从头到尾全长21.4厘米,最宽的地方有16厘米,通高10厘米,所以老伯才将它认作乌龟。

鼋,是一种龟鳖目的动物,大鳖通常被称为鼋,对于这个字,大家似乎都很陌生,但事实上,鼋早已在大家眼中出现过。

在《西游记》中,鼋是通天河的那只巨大的乌龟,唐僧师徒四人最后取来真经通过通天河,就是乘着这只大鼋渡的河,只是人们一直以为这是一只巨大的“乌龟”。

在古代,鼋的意象对于人们来说一直是好坏交替的,在商代,由于鼋是鳖科中最大的一种,因而人们认为鼋是凶恶的动物,难以捕捉。

但是在古代又有很多关于鼋的神话传说,因为鼋的存活时间长,人们甚至还将鼋同女娲补天的故事结合起来,把鼋看作是造物主一般的存在。

背甲上的四支箭

但是,为什么这个青铜鼋的壳上又会有四支箭呢?

在这只鼋背后的壳上的左侧斜插着两支箭,右后方斜插着一支箭,在颈部的左侧还嵌入一支箭,这几支箭都嵌入了鼋身中,只露出了箭尾。

带着这个疑惑,专家们把目光集中在背甲中部出现的铭文上。

在这只鼋的背甲上,刻着四行铭文,一共有32个字。

经过考证,这些文字被认为是商代晚期的文字,通过考究这些文字,人们便能知晓这只青铜鼋究竟是何用途。

经过一番考证,专家们大致翻译出这些铭文所言,大致意思就是:

丙申时期,王在洹河边上捕猎,王射了一箭,般射了三箭,都命中了,于是王把射获的鼋赠予作册般,为了纪念这件事情,作册般就做了这个宝器献给母亲。

“作册般”并非是人名,而是商王朝的一个官职,是商代晚年记录历史的史官。

因为商代人们还没有发明便于记录的纸,那时候的人们将字写在竹简上,史官一直跟在皇帝身边,将皇帝发生的重大事件刻在竹简上,变成史册并保存下来,所以有“作册”这一称呼。

般才是人名,但古时候一般用官职+人名的说法称呼,因此为作册般。

至此,真相似乎已经昭然若揭,这件青铜鼋很有可能是晚商时期,作册般为了纪念王的精湛射艺所打造的。

那么,仅仅凭借着青铜鼋背甲上面的铭文,就能证明这是三千年前的青铜器了吗?这看上去更像是一种“自圆其说”的掩饰。

对此,有的专家找到了史籍中的记载,《礼记》中有记载,西周时期,天子会在泽中练习射箭,在《淮南子》中也有记载,古时候的人们已经将鼋作为射获的对象。

因此,这个青铜鼋所体现的商王射获鼋的可能是存在的。

1993年出土的柞伯簋上的铭文记录了西周大射礼,同时也有“亡废矢”这样的字句,这与青铜鼋背甲上的字句相同。

那么究竟有没有作册般这个人呢?专家们对此也进行了一番考察。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收藏的作册般甗的铭文中就有记载,作册般曾被商王在一次祭祀中奖励了一些钱贝,事后,作册般就把这些钱制成了一个青铜甗。

事实证明,商代确有作册般其人,并且这位官员还经常将一些赏赐制作成青铜器,可见这种用青铜器来纪念或者说是记功的传统也是存在的。

除此之外,还有的学者提出可以根据背甲上的箭尾推断,箭的尾羽与史料上记载的尾羽数目细节都极其相似,但是由于这个青铜器并非原来的大小,是否是等比例缩小还存在讨论的空间。

不仅如此,利用现代科技分析出这件青铜鼋中的元素含量,这些都在合理范围内。

这些证据为专家们证实青铜鼋的真实性提供了更多的证据。

专家表示,倘若这件青铜器真的属于晚商时期的青铜鼋,那么它其中蕴含的文物价值和研究价值很大。

因为这件青铜鼋是目前发现的关于商代射礼的唯一一件青铜器,这填补了中国考古史上对于商代射礼文化的空白,将帮助中国学者深入研究商代的射礼文化。

捐赠给国家博物馆

专家的这一判断使得老伯十分吃惊,老伯万万没想到,他的一个无心的发现竟会给他带来这样大的财富。

但是对于这一件“天上掉馅饼”的事情,老伯依旧有些忐忑。

2003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挂牌成立,并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文物藏品。

面对国家博物馆的征集,出于文物保护的意识,老伯决定把这件作册般青铜鼋捐赠给国家博物馆。

老伯表示,这件青铜鼋如果让他收藏,并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倒不如上交给国家博物馆,这样才能让它真正起到作用。

国家博物馆对老伯的大义捐赠十分感激,给了老伯一些奖金,并为他颁发了荣誉证书。

青铜鼋就这样被收藏进博物馆,根据其背甲的铭文,专家将其名称取作“作册般青铜鼋”。

作册般青铜鼋在博物馆展出后,因为其独特造型,有趣的网友们又将其戏称为“龟心四箭”。

参观博物馆的人们,似乎都能从这件作册般青铜鼋中,看见其中所隐藏的一个王朝三千年的记忆,看见中国“礼”的源头。

三、真伪存疑

从这件作册般青铜鼋自收入博物馆以来,就争议不断,考古学家们也对这件藏品进行了许多方面的研究。

绝无仅有的青铜器

青铜器在夏商周时期,是作为工具存在的,其特点之一就在于它的实用性,不论是用作食器、酒器、乐器等等,青铜器都展现出了它在生活等各个方面起到的功能性作用。

即使是像青铜鼋这样动物外形的青铜器,如象尊等,一般都是用来装酒。

当然古时候也存在像青铜鼋这样带有纪念意义的文物,比如商代嵌绿松石刻骨,就是为了纪念商王在田野中猎获老虎并奖励给大臣这一事件,于是在老虎的骨头上刻上铭文以作记录,但是像青铜鼋这样,直接做成青铜器的例子却是只有这一个。

提出真伪质疑

正是因为这种独一无二,青铜鼋独特的外型引来了许多的争议。

2006年,《中国文物报》上刊登出了一篇针对作册般青铜鼋真伪的文章,文章指出,作册般青铜鼋的造型并不合理,而且其铜质和锈色上也存在令人怀疑的地方。

因此作者质疑这件青铜鼋是现代人根据古书典籍自己制作的,而非三千年前的文物。

对此,中国博物馆也曾出来回应,许多学者针对质疑也从各个方面进行论证。

对于作册般青铜鼋的造型质疑,曾参与鉴定的专家和学者们对此也有过怀疑,但是在考据了众多史料后,专家们认为,这样一种“不拘一格”的青铜器,也许正是一件充满写实主义风格的作品。

因为鼋不像动物的骨头一样容易保存下来,即便是鼋的背甲,也容易腐坏,因此把商王赏赐的鼋制成青铜器这个说法也不无道理。

但同时,博物馆也指出,他们十分欢迎学者们对真伪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对于一些学者提出的质疑,正所谓真理越辩越明,这些争鸣和讨论同样也将有利于青铜鼋的研究。

结语:

河南老伯的这一竿,钓到了作册般青铜鼋,而河南老伯的这一捐,带给整个社会的财富却是无价的。

文物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储存者,在每一件文物中,我们仿佛都能窥见当时的历史,感受人类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体悟文化基因的延续。

诚然,由于文物鉴定的复杂性,目前的文物鉴定技术仍然处在不断发展的阶段,我们仍然渴望一双“火眼金睛”辨别真伪,对于非出土文物的鉴定,专家学者们需要有“百家争鸣”的学术态度。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而文物就是注释历史最好的“活字典”,面对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我们无数中华儿女才更能自信地站在世界的舞台上,讲出中华文化,并让世界聆听我们的中国中国故事。

文物的保护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投身其中,自觉做文物的守护者、文化的传播者。

参考文献

[1]国家博物馆:作册般鼋

[2]作册般铜鼋三考,中国历史文物,王冠英,2005-01

[3]作册般铜鼋献疑,求实,中国文物报,2006

[4]谈《作册般铜鼋献疑》,王冠英,中国文物报,2006.3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