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访华背后的金融博弈:美元霸权或临终结?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访华行程引发了广泛关注。网络上纷纷猜测其访华的真正意图,尽管这些猜测尚未得到官方确认,但从华盛顿方面透露的消息中,我们或许能窥见一二。
       在布林肯抵达中国前夕,有关“制裁中国银行系统”的传闻在美国被炒得火热。最近,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一次采访中对这一传闻作出了回应。她表示,虽然美国目前没有立即实施制裁的打算,但这一制裁措施确实是“为必要时准备的”。
       耶伦的这番话透露出两层深意。首先,她确认了这一制裁措施的存在,表明美国确实在探讨如何对中国的银行系统进行制裁。其次,她暗示了制裁是否实施取决于中国的行为,是否达到了“必要”的程度。显然,耶伦的言论带有明显的威胁意味,意在为布林肯的访华行程“保驾护航”。
       所谓的制裁,更具体地说,就是切断中国银行系统与跨国支付体系的联系,这一手段被形象地称为“金融核弹”。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美国首次采取此类措施。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就曾联合西方国家向俄罗斯投掷过这颗“金融核弹”,试图将卢布变成“废纸”。然而,事实证明,俄罗斯经济虽然受到了一定冲击,但很快便恢复了元气,“金融核弹”的威力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那么,美国为何又试图对中国采取相同的手段呢?这背后反映出华盛顿方面的无奈。多年来,美国对中国实施了各种制裁和围堵,但效果均不如预期。就连被视为“王牌”的芯片技术,也正在向美国不愿看到的方向发展。
       有观点认为,与俄罗斯相比,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更为紧密,对美元结算的依赖性也更强,因此“金融核弹”对中国的影响可能会更大。这种观点确实有一定道理,但需要明确的是,这种制裁措施是把双刃剑,既会伤及中国,也会对西方国家造成重大伤害。另一方面,中国已经为应对此类制裁做好了充分准备。目前,中国的进出口贸易结算中,已有过半采用人民币结算,这一体系已经相当成熟。从美元赛道切换到人民币赛道,如今变得更加便捷。
       因此,如果美国真的投掷这颗“核弹”,最可能的结果是美元国际结算体系与全球最大份额的实物贸易结算绝缘。这将严重削弱美元霸权体系的根基,甚至有可能颠覆美元的霸权地位。华盛顿一直迷信制裁的力量,认为“没有什么事是一次制裁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次”。然而,面对已经做好充分准备的中国,这一招恐怕难以奏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