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沙漠,几乎所有人的印象都是荒草不生,风沙漫天。这样环境下生存的人,肯定也是艰苦贫穷。

但是在我国内蒙古的达拉特旗,人们将一种兔子赶入了沙漠,从此,不仅实现了治沙,还带领当地数万人致富。

短短数年,实现了沙漠变绿洲。到底是什么兔子那么牛,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创造这样的“神迹”?当地人是怎么想到在沙漠中养兔子的?

什么是獭兔?

首先介绍本期主角獭(tǎ)兔,并不是懒兔,注意不要读错了,小心兔子不高兴了咬人。

獭兔又名雷克斯兔,力克斯兔,原产自法国,是一种大型短毛兔,一般背部颜色深,由背到腹部颜色逐渐变浅,腹部颜色最浅。

草食性动物,繁殖力较强,是传统动物的25倍,每年可繁殖24到40只。体重一般为3到5公斤,可食用,皮毛又能作为衣物的装饰,性价比远超一般的兔子。

肉质以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等闻名,细嫩肥美,口感绝佳。

兔毛柔软而浓密,是制作毛大衣和披肩、围巾、手套等皮毛制品的上佳材料。

獭兔对生活环境很挑剔,喜爱待在清洁干燥的环境中,而污秽潮湿的环境会导致传染病和寄生虫横生,所以天然气候干燥的沙漠最适合獭兔生活。

獭兔喜欢挖掘草根,喜爱吃干草,却不会采食种子,兔类特殊的消化结构注定了它们无法消化带硬壳的草籽。

在寻找草根的过程中,獭兔会不断挖掘沙土,活化土壤结构,富含营养的松软沙土被翻了出来,獭兔的排泄物也有营养物质,加上无法消化的草籽,沙漠植物成活率被大大提高了,达到了惊人的96%。

沙漠正是獭兔的生活天堂,沙漠中养殖獭兔更是达拉特旗人民不断尝试,大胆创新后的最佳选择。

沙漠养殖獭兔的创新

说到沙漠养殖獭兔的成功典型,就不得不说“中国沙漠第一城” ,达拉特旗风水梁镇。

以前的风水梁镇被称为“风干圪梁”,土壤贫瘠,荒山秃岭,生态环境极为恶劣,当地常住人口不足万户,当地人称这里是“三番五种九不收”,世代贫苦。

治沙致富是当地几代人的梦想,为了这个梦,很多当地人开始付诸实践,赵永亮、赵智强父子就是其中的先进代表。

上世纪八十年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首次提出了沙、草产业结合的概念,为治沙打开了新思路。

赵永亮当时是个企业家,看到家乡的父老乡亲仍在受苦,同时受到钱教授的理论启迪,毅然决定大胆实践新模式,投资家乡养殖业和种植业。

从1988年开始,先后投资7.5亿元,在沙漠中建设了30万亩沙柳基地,辐射周边300万亩沙柳种植,成功治理了沙漠100多万亩,带动当地数万群众增收。

赵氏父子还在探索出了一条“治沙、治穷”的成功经验,创造性的将林、草、沙三产业结合起来,实现了一体化的产业链,他的成功受到了钱学森院士的赞扬,认为他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开创我国西北沙区21世纪的大农业局面。

獭兔的引入养殖更是大获成功,獭兔的自然习性最适合养在大沙漠,而沙柳是沙漠里生长的抗旱植物,根系发达,固沙能力强。

在沙漠种植沙柳,不仅能固沙防风,还能作为饲料喂养兔子,大大增强了农牧民的种植积极性。

养殖獭兔能带动农牧民增收,农牧民生活有了希望,会更主动去种植沙柳。

沙柳大规模种植,水土得到保护,生态环境变好,沙漠开始变绿洲,更适宜人类生活,形成良性正向循环,引入一种兔子,治沙、致富两难自解。

獭兔带来了希望

通过养殖獭兔,昔日恶劣贫苦的风干圪梁变成了现在富足宜居的风水梁。

目前风水梁已养殖獭兔超过500万只,养殖户年均收入5到7万元,不少人更是收入10万元以上,并且成功打造了风水梁獭兔品牌,获得了内蒙古优质产品的荣誉。

当地更是形成了以獭兔为核心的多条产业链,生态养殖、旅游文化等环环相扣,养殖业开始拓展化,不仅限于獭兔,散养鸡、狐狸、牛、羊等也陆续加入养殖产品中,2019年更是开始兴建水库,养殖鱼类。

2013年当地更是建成了10万立方的沙柳刨花板基地,充分开发沙柳的经济价值,带动周边种植户年均增收3到5万元,未来更是计划投入200亿,打造年出栏獭兔2500万只,整合多方产业链的现代化沙漠第一城。

经济增长的同时,治沙也收获颇丰。

通过长年累月的经验,当地人探索创新了微创植树、迎风坡造林等100多项沙漠生态技术成果,研发了沙柳、柠条等1000多种耐寒、耐旱、耐盐碱的植物种子。

新时代更是充分利用大数据治沙,无人机治沙,创立“一带一路”沙漠绿色经济创新中心。

治理后的库布其沙漠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

2021年,风水梁的林地面积94.7万亩,草地面积64.4万亩,植被覆盖率从上世纪的不到3%变成84.7%。

獭兔的养殖成功吸引了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他们选择回到家乡发展,昔日人口稀薄的风水梁如今已是热闹非凡,绿植满山更是将这里变为宜居的塞外江南。

结语

面对艰苦的环境,本地人没有怨天尤人,反而积极探索,善于转换思路,变劣势为优势。

他们找到了适合沙漠养殖的獭兔,大力发展獭兔养殖业,同时利用獭兔吸引农牧民去种植沙漠绿植,改变了传统农牧民的生活方式,建立了沙、草、林三者产业结合的新型利益关系。

通过多年实践,找一个适宜的、脱贫致富道路,改造了自己的家乡,创造了沙漠变绿洲的奇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