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句俗语是这样说的“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这句俗语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又有什么道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俗话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也许在平时邻居之间会有一些口角发生,会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吵架拌嘴。

当真正遇到事情的时候谁也不会真的袖手旁观,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在古代社会对百姓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粮食和衣服。粮食可以果腹,保住性命,衣服可以驱除寒冷,因此从古至今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为什么“借米不借柴”呢? 在我们的生活中米和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可以填饱肚子,一个可以取暖,在古代社会人们经常有吃不上饭缺粮食的情况。当邻居们遇到缺粮食的情况,来邻居家借的时候,只要有多余的粮食都会借的,毕竟远亲不如近邻,说不定哪天就需要别人帮忙。

不过古代人会借粮食,但不会轻易接柴火,其实在古代社会粮食需要种植,如果遇到年头不好,很可能颗粒无收,而粮食是救命用的,当人们来借的时候,古人会借给他们。而柴火不需要种植,在山上有很多柴火,只不过需要人去捡。 如果是勤劳的人一定会不停的到山里寻找柴火,然后一点点的拉回家里,这样就不会缺少柴。然而来借柴的人是没有心肺的人,甚至是很懒惰,不会经营自己的生活。如果是勤劳的人绝对不会使家里缺柴火烧,若是轻易来借柴火的人,他们必定没有付出努力,米因为一些原因没地方捡,而柴火到处都有,因此就有了这句“借米不借柴”的说法。

在古代借柴火还有另一个说法,我们都知道古代人有根深蒂固的迷信思想,会把很多事情都和迷信联系起来。而柴火的柴和财源广进的“财”是同音字,如果把自己的柴火借给他人,那么不就是等于把自己的财借给别人了么?因此明白事理的人都不会来借柴火。 那么“借衣不借鞋”这句讲述的又是什么道理呢?其实这句俗语的道理和以上俗语的意思比较相似。在我国古代平民百姓的生活条件是比较艰苦的,他们一年四季也穿不上几件新衣服,甚至有的人四个季节只有一件衣服。

衣服都是需要花钱买布料来做的,尤其是一套像样的衣服很珍贵,当需要参加重要场合没有合适的衣服,有的人会和自己比较好的邻居,或者朋友借一下。古代的百姓性格都比较淳朴,并不会很介意,会把自己的衣服借给他人应付一下场面事。 不过古人虽然会借给人衣服穿,不过他们是不愿意把自己的鞋子借给他人穿的,因为古代人的鞋子一般都是用草绳自己编的,并不是去街里面购买的。因此古代大部分人都会自己编草鞋,如果还去向别人借鞋穿岂不是很丢脸吗?

没有衣服穿可以理解,毕竟买布料需要花钱,而编草鞋的材料到处都有,只要勤快自然不会缺鞋穿。如果还去向人借鞋穿,只能说这个人太懒惰了,因此没有人会借鞋。还有一点每个人脚的大小不同,穿的幸好也不一样,因此不能轻易借。 如果有的人脚上有脚气,若是互穿鞋的话会导致脚气病传染,在古代医疗条件不好,很难治愈,严重的话会危及到生命,因此鞋子是不能轻易借的。除此之外,在古代人的心里鞋子的发音和孩子相同,如果借给别人鞋,就相当于把自己的孩子借给了别人,这是不吉利的寓意,所以古代人是不愿意借的。

其实这句俗语的意义就是告诉人们,人与人之间还是需要保持一段距离的,有些东西可以借,但也有一些东西不能借,就算关系再好也不能轻易借。比如柴火和鞋都是可以不需要花钱就能得到的,只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和辛苦就可以,如果人们这些工作都不能做,岂不是很懒惰的人吗? 在现代社会也有一些东西是不能借的,比如房子,比如钱财,信誉等,这些是不能借的,因为房子属于大件,借出去的话很容易造成财产纠纷。钱财是人们很重要的东西,如果借钱的话会产生矛盾,严重的话会出现人命官司,信誉借给别人,很容易被不轨之心的人利用,会导致我们名誉扫地,因此现代社会这些物品是不能轻易借人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