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天正是活动的最后一天。

好好的“No Way Home”,被翻出了什么《蜘蛛侠3:家里没有门》啊,《蜘蛛侠3:就地过年》啊... 于是官方一看,咦貌似有热度呀?但是这样开脑洞那不是跑题跑的没边儿了?不如和网友们一起整个活儿,这样既能拉一波热度,说不定又能真收获一些好点子....

在我敲下这行字的时候,答案尚未揭晓,但是我已经看到了不少非常有意思的译名。 索尼哥伦比亚这次拍摄的蜘蛛侠一般被称为“新蜘蛛侠”系列,片名里都有一个“home”,而此前的两部作品的译名中,都是有“英雄”两个字的四字词,所以为了凸显系列地位,这部作品很有可能也被译为《蜘蛛侠3:英雄XX》,只有两个字的空间,可谓是螺狮壳里做道场,难度不一般。

近似的翻译有很多,比如《英雄无路》《英雄末路》《英雄之路》等等,无不是从副标题中的“No Way”出发,但是往往忽略掉了“home”。 但是有读者可能会问,《英雄失路》中也没有提到“home”呀? 这正是我喜欢《英雄失路》这个译名的原因。 “失路”直接理解就是“丢失了道路 (陷入迷途) ”;但是,“失路”其实是一个不太常用的词,一说到“失路”,就会想起王勃那篇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他乡之客,可不就有了一层“家”的意味在里面了嘛?

(不过随着中国市场的重要程度上升,片商们也的确越来越注意本地化工作了,当年《美队3》的脸谱系列海报就让我非常惊艳。) 除了这种官方站在明面上的“信达雅”的本地化,宣发过程中,官方适当放宽限度,允许受众们参与进来“整活儿”也是本地化的一种形式。 比如网友们提到的《蜘蛛侠3:就地过年》,不就是调侃了一下年初的防疫呼吁么?

当然,港台版的电影译名一直被大陆观众吐槽,这也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更加不同的是市场环境和宣发渠道。 这样一来,他们对电影名称的翻译,就需要具有较强的辨识度和目的性。 这种滑稽的译名,恰恰也是本地化的一种体现,而不是拍脑门的决定。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