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融合是指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历史过程。它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盛唐时期,民族融合与民族分化并存。唐朝与周边的民族,在政治上实行“外重内轻”、“羁縻政策”。

经济上,实行“开放政策”,让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一样参加经济生产活动,以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发展。

文化上,吸收少数民族的文化与思想。总之,盛唐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出现了空前繁荣景象。

“华夷之辨”的民族观

盛唐时期,中国与周边各国在民族观念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别。盛唐时期,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已摆脱了“夷夏”之辨,而形成了“华夷之辨”的民族观念。

所谓“华”是指华夏,即汉族;所谓“夷”是指少数民族。即中国历史上的华夏民族与少数民族,是中华文明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相互交流、融合的结果。

“华夷之辨”是指中国传统的民族观念中关于华夷分界、中华与夷狄对立、华夷不同等观点。

这些观点认为,中国自古就是世界文明中心,华夏文明优于其他文明;华夏民族为中华文明的主流。

华夏民族与夷狄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和对立,然而“夷夏之辨”也就成了一种固定的思想模式。

这种华夷观主要表现为:对华:以“大一统”为最高原则,维护中原王朝在东亚大陆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

对夷:以“夷狄”为标准,将夷狄视为与中国同等的民族。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少数民族也承认汉族是中华民族中一员。

例如:“自秦汉以来,中国之人皆谓汉为诸夏,或称中国。今虽非中国人而其自称皆称为中华。”

就是从这一观点出发来认识和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认为各民族在法律上都是中国公民。这种“华夷之辨”的民族观深刻地影响着盛唐时期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在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为维护统治集团和各族人民之间的团结以及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团结、稳定。

在与周边各民族交往中逐渐形成了以“华夷之辨”为中心内容的民族观念。 “华夷之辨”作为一种历史上形成的观念,对其形成有很大影响。

例如:在唐朝与吐蕃交往中就出现了以“华夷之辨”为中心内容的民族观念。这就使得唐王朝在处理与吐蕃、党项等少数民族交往中产生了一些误解,甚至产生了矛盾。

“万邦来朝”的朝贡观

朝贡是中国古代传统的一种外交方式,即一国向另一国或多个国家进贡,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友好。

唐朝时,也曾出现过“万国来朝”的盛况,作为当时最高规格的一种礼仪和文化交流方式,“万国来朝”对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开放包容的时期。这一时期,唐朝与周边国家和民族之间相互交往频繁。

1、朝贡观是唐朝民族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朝初期,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生产力低下、农业和手工业不发达,社会发展缓慢。这一时期,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并不发达。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唐朝与周边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尤其是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往更为频繁。

在这一时期,唐朝形成了一种新的民族观念——“朝贡观”。 朝贡观是一种对周边少数民族或国家进贡行为的价值判断。

它既包括对对方进贡行为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判断,也包括对对方所进之物、所进之礼等方面的价值判断。它不仅是一种观念,而且还是一种制度和政策。

唐朝时,各少数民族纷纷来唐进贡,不仅是对唐朝的一种物质上的贡献,更多是表达他们对唐朝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因此,这些少数民族国家往往以进贡为荣,并将其作为与唐朝建立友好关系的重要条件。

这种民族观念在唐朝时不仅存在于少数民族国家和民族中,也存在于一些非少数民族国家和民族中。

例如:在西域地区,各国纷纷来唐进贡;在日本、新罗等周边国家也都建立了大量的寺庙和学校等建筑;在西域地区各国都建立了“胡祠”等。由此可见,这些非少数民族国家和民族也以进贡为荣。

这种朝贡观不仅反映了唐朝时各民族之间交往频繁、密切,而且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友好相处。

2、唐朝民族观念与中原王朝民族观念的差异

唐朝的民族观念,与中原王朝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唐朝实行了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开放包容的民族观念。

唐朝人认为,民族之间必须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唐朝政府并没有因自己是华夏正统王朝而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而是以一个平等的姿态与周边民族相处。

同时,唐朝政府也并没有将周边民族看作是外族或夷狄,而是把他们视为与自己一样的兄弟民族。

在这一点上,唐朝与中原王朝有很大不同。 中原王朝把周边民族看作是“夷狄”的观点,从根本上说是受儒家思想影响而产生的。

儒家思想认为,“夷狄”就是“蛮夷”或“野蛮人”,即被异族征服、同化的人。这一观点影响了中原王朝对周边民族的认识。

中原王朝认为,周边民族与自己一样都是炎黄子孙。但是在对待周边民族的态度上却有所不同。

中原王朝认为,周边民族是自己的兄弟或同族,但在处理与这些兄弟或同族关系时却没有一个明确的原则或标准。因此在对待周边少数民族问题上也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唐朝政府对周边少数民族采取了与中原王朝不同的态度和政策。这也使唐朝在处理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上与中原王朝有很大不同。

“开放政策”下的民族观

在民族政策方面,唐朝实行开放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与发展,实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

唐朝推行的民族政策有:“羁縻”、“册封”、“朝贡”、“通婚”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开放政策。唐朝对于少数民族实行了宽松的政策,这是经济上的开放,也是文化上的开放。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唐太宗在与突厥和回纥等少数民族首领签订盟约时说:“汉胡本来同根生,自古相安无外患。”这说明唐朝统治者把匈奴、突厥等民族当作与汉族一样看待。

1、民族平等观念

唐朝在民族问题上,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在民族观念上,唐太宗提出要“同文同种”。唐朝的民族政策不仅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与融合。

唐朝通过和亲、册封、通婚等形式,加强了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在唐朝与各少数民族的关系中,双方都在彼此的利益和需求中谋求发展,并且实现了民族间共同繁荣。

在唐朝和各民族之间频繁通婚,这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在政治方面,少数民族统治者能够参与到政治中来。

因此,唐朝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正是这些原因才使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繁荣、最强盛的朝代之一。

2、文化多元共生

在文化交流方面,唐朝也是非常开放的。唐玄宗时,胡人从西域带进了很多新鲜事物,如葡萄、石榴、胡椒、胡桃等。

他们把这些东西带进中原后,受到了汉人的欢迎。其中,胡人胡姬被唐玄宗称为“国色天香”,胡姬的服装被称为“花冠锦绣”。

胡人胡姬进入中原后,受到了很多汉族百姓的喜爱。如唐中宗时,张易之兄弟与安禄山是好友,安禄山想要拉拢张易之兄弟二人为其所用。

张易之兄弟二人为了不让安禄山得逞,将家中的金银财宝全部送给了安禄山。这充分说明唐朝文化的多元性,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是非常频繁的。

唐朝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各民族,不分优劣,使各民族间的关系融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