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温故而知新”,原本是教我们如何学习的一句话,我又有了新的想法。如果应用到学习历史方面,更能将这句话的真谛展现出来。 翻译成为现代语言,那便是“温习过去的历史,可以推算出未来”,这也就是为何古代的那些德道之士,可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窥一斑而见全豹。 他们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本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通过读书学习,以及研究上古时期的周易八卦,总结历史的教训,从而推断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此来达到未卜先知的效果。

因此,但凡是那些心思缜密的谋士,亦或者像诸葛亮、刘伯温这种能预知未来的高人,皆是学富五车的读书人。在那个年代,他们用缜密的思维,总结归纳曾经发生的历史事件,得出事件发展的规律,从而再应用到当下时局上,用以提出符合时代发展的建议。 这也是为何他们提出的建议,能够让各自的老板为之一振,不惜赌上国家的未来。 秦国一统六国,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那为何只有秦国能够做到这一点?古今不少史学家均对秦国一统天下做出了自己的分析,并且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首先来说,秦国并不是西周开国诸侯之一,立国以及发展皆比较晚,而且他们的国土位于西方,长期还要同周边的犬戎混居作战。 在如此艰难的大环境之下,老秦人竟然在逆境中挺了过来。回过头来再看,在秦孝公之前,谁也想不到,秦人竟然能够走到最后,更别提一统六国了。

之所以秦国能够统一六国,其根源在于“打铁还得自身硬”,秦国立国较晚,土地贫瘠,更面临西部游牧民族的骚扰,生存环境相当恶劣。除此之外,秦人还被贴上了“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标签,国内内斗成风,但一旦被拉到了战场上,却屡屡出现逃兵,这使得秦人在对外作战中,发挥不出最大的战斗力。 秦孝公接手的便是这样满目疮痍的秦国,他立志要改变这一现象,于是决定高薪挖人,寻求六国的人才,入秦来带动国家的发展。 商鞅入秦,展开了一场商鞅变法,为秦国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此之后,各国虽然也各自尝试了不同的变法之路,但都没有商鞅变法来得持久和彻底。 除此之外,秦国恰好连续遇到了7任明君,而山东六国则仍处于起伏当中,此消彼长之下,秦国赢得了这场角逐。 运气也好,实力也罢,但结果就是秦王嬴政统一了六国,结束了几百年混战的日子,自此也将统一的思想植入到每个国人的内心深处。

司马迁作为西汉时期的史学家,对于历史的总结要比我们的水平高得多,他曾针对秦国灭六国这件事,总结出了一个真实到可怕的规律,并且在《周本纪》、《秦本纪》、以及《史记·封禅书》和《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多次提及。司马迁多次提及的这个规律是: 始周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载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出焉; 这句话曾多次在这几部著作中出现,并非是司马迁为了节省笔墨,强行而为之。这句话完美地总结了秦国从诞生到一统六国的整个过程。 司马迁并非浪得虚名之人,他仅仅用一句话便总结出了这条真实到可怕的规律。秦国的起源和崛起之路,从来都不缺坎坷。 那么,既然司马迁提出了这条规律,作为后世之人的我们,又该如何准确理解这句话呢? “始周与秦合而别”指的是西周与秦之间曾同属一道,昔日秦国先祖非子因为养马有功,而被封了一块地,这块封地便是“秦邑”,也就是老秦人的根。

后来周宣王烽火戏诸侯,导致西戎攻破都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阳,秦襄公护驾有功,被周平王开了一张空头支票,还将他封为了诸侯,如此一来,秦国也成为诸侯国的一个。“别五百载而复合”,指的是秦国在公元前256年以及公元前249年,灭掉了西周国和东周国,经过了五百多年的发展,秦国和周又合为一体,只不过这次,秦国成为了主体。 公元前256年距离秦王嬴政一统六国还有17年的时光,这十七年也就契合了“合十七岁而霸王出焉”这句话。 秦王嬴政站在先祖的肩膀之上,竭尽全国之力将山东六国各个击破,之后废除分封制、统一度量衡、文字、建立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封建帝国,自此霸业已成。 秦王嬴政在统一天下之后,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他修建长城,派蒙恬率领40万大军北击匈奴,为中原大地打出了一片安宁与祥和。

除此之外,他还派王翦等人率兵平定百越,看好秦王朝的南大门。很可惜的是,秦国虽然统一了六国,但是却没能持续地传递下去,最终落了个二世而亡的下场。虽然秦朝二世而亡,但是汉承秦制,后世的朝代虽然几经更迭,但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秦朝的郡县制,用到了秦王统一的度量衡,即便是到了今天,郡县制依旧在发挥其作用,这些东西,都是秦始皇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时至今日,秦始皇虽已故去,但其从未走远。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李时针的时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