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后台不止一次收到过粉丝朋友的留言,说满清的历史有什么好写的,不如多写写明代的。并且说明代是中国历史上得国最正的王朝,也是中国最后一个汉王朝,所取得的成就比清代要高多了,甚至还怀疑御史是满人,各种说法不一而足。

本来作为一个历史领域的创作者,涉猎的领域要广,懂得的知识要全面,不过御史对自己功底还是清楚的,不是不想写其他朝代的,而是文化积淀不够,只能专注于清史。

至于说明史方面的内容,御史多少也有涉猎,发过的文章也不少,但总是觉得底气不足,有些细节方面的知识还未曾考证,不敢在诸位面前献丑。

然而有一点御史是不敢苟同的,即明代取得的成绩比清代要高。可能很多读者朋友内心始终有“华夷之分”,认为清代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配不上我泱泱中华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

实际上,不管是汉人还是满人,说到底都是中国人,如果摒弃民族的偏见放下中原正统的姿态,那么就可以客观地认识明清两个朝代的不同。

不能说清代全方面胜过明代,至少在有些方面清代取得的成就是要超过明代的,诸位别着急下定论,且听御史之言有无道理。

其一、清代疆域远胜明代

明代统治的疆域已经很了不起了,《明史》中说是“计明初封略,东起朝鲜,西据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自成祖弃大宁,徙东胜,宣宗迁开平於独石,世宗时复弃哈密、河套,则东起辽海,西至嘉峪,南至琼、崖,北抵云、朔,东西万余里,南北万里。”

东西万余里、南北万里感觉上很大,其实明代的疆域是随时间推移呈现出一个逐步减少的趋势。鼎盛时期的永乐朝,国土面积曾一度达到900多万平方公里。

然而这些不是实打实的,真正是大明朝控制的大概只有700多万平方公里,西藏、新疆、蒙古等只是名义上归附大明,此后东北的奴儿干都司也渐渐脱离朝廷的管辖,沦为羁縻状态。

至明末辽东地区尽入后金,明代的疆域仅限于长城以内的区域,国土面积大致只有400多万平方公里。

大清入关之前,就占有辽东大部,且经过太祖、太宗两朝的经营,蒙古诸部已归附后金。所以说清代入关是带着嫁妆来的。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大清对外扩张的主要阶段,在原明代的基础上,内外蒙古、青海蒙古、西藏、新疆等地区不断纳入清政府的版图之内。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新疆和西藏,西藏此前名义上属于明代的版图,清代通过几次重要的战争,将西藏彻底收归国有,并派出大臣驻守西藏,实行政教合一的基本体制。

新疆的统一更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功绩之一,经过三位皇帝持续百余年的努力,新疆正式纳入大清的版图,为近代中国的疆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鼎盛时期大清的疆域面积达1300多万平方公里,这个数字几乎是明代的两倍。

其二、清代的百姓负担相对较小

以国家财政收入论,明代比清代没有少太多,只是征收赋税的办法不同;以开支而言,明代却比清代要多很多,比如张居正执政时期,国库每年都有盈余,但也只有几百万两银子。

都要供养官员和军队,也要赈济百姓,为何明代的开支要比清代多呢?其实根子就在宗室俸禄上。

明代采取的是皇子分封之国的基本体制,皇子年长后统一封亲王并拨给大量的土地,且明代亲王爵位是世袭罔替的,亲王所生的儿子也全部都有爵位,这就造成了宗室繁衍过度,国家财政吃紧的局面。

清代鉴于明代的教训,在宗室分封方面做得很好,采取的是降级承袭的原则,且皇子未必都是亲王,甚至很多宗室最终都沦为闲散,只拿很少的俸禄。

御史大致算了一下,明代的亲王、郡王至少超过1500个,而清代的亲王、郡王加起来不到300人。关键是清代的王爷没有封地,尽管他们占有大量的土地,但大部分是在山海关外以及京畿部分地区,其他各省土地仍在百姓手中。

明中期以后,国家的财政收入有一多半用来供养宗室,这还不是全部,各藩王在地方大量兼并土地,这些土地又不征收赋税,国家收入不断少支出不断增加逐渐成了一个死局。

国家没钱了怎么办呢,只能在百姓身上打主意,明末时国家用兵拿不钱来,只能通过各种名目不一的饷来应急,百姓吃不上饭,焉能不造反。

清代诸帝总体来说对百姓还是存有一颗仁慈之心的,康熙晚年就下诏“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并首次下令普免全国钱粮,乾隆皇帝亦然,效仿皇祖五次普免钱粮,所免之赋税仅乾隆一朝,就多达2亿两白银。

其三、严禁宦官干政杜绝恐怖政治

自永乐朝开始,宦官开始介入国家朝政,有明一代出现了太多的大太监,形成了内阁、司礼监互相制衡的局面。

尽管说宦官干政有利于皇帝驾驭群臣,可明代的皇帝昏庸者居多,实权一旦落入太监手中,就会给国家带来无尽的灾难。王振、刘谨、魏忠贤之流,巅峰时期哪一个不是罪恶滔天、误国误民。

清代皇帝的平均素质是要超过明代的,且是中国历史上帝王最勤政的一个王朝,自顺治朝就规定宦官不得干政,将太监群体隔绝在朝政以外。

尽管清代也有吴良辅、李莲英、小德张等,不过他们的权力不足以与魏忠贤等相比,也不会从根子上影响国家的政治走向。

恐怖政治是明代的一大特色,令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遍布全国各地,但凡有一丝风吹草动,就会逮捕入狱,加以严刑。只要是进入诏狱,就是铁打的人不死也会丢了半条命。

有明一代冤死诏狱的大臣官员不可胜数,当权者利用这些特务机构剪除异己,视国家法律如儿戏。就连皇帝也经常不顾国家体面,当庭对大臣施以廷杖。

清初也曾短暂设立过锦衣卫,但大臣们认为锦衣卫的名声口碑太差,强烈建议裁撤。此后的时间中,清代统治者发明了一种更为高明的手段——密折,对官员们进行监督,事实证明,密折制度不仅比特务机构更温和,且效果也更好。

以上所说的只是清代比明代进步的方面,当然也有不如明代的,总体来看,清代取得的历史成就还是要高于明代,此为御史个人观点,仅供诸位参考。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