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天吃一个鸡蛋,会使心脏病和癌症的死亡风险略有升高。

这引发了人们对鸡蛋影响健康的再度关注和讨论。

鸡蛋曾长期被视为营养丰富的完美食物,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也逐渐意识到,任何食物都有其两面性。

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但也包含饱和脂肪和胆固醇。

而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追踪分析了来自中国东部地区的40万名成年人近9年的饮食和健康状况数据。

结果发现,每天多吃一枚鸡蛋,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会增加11%,各类癌症死亡风险增加9%。

这真的意味着鸡蛋不健康吗?面对复杂的研究结果,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鸡蛋的健康作用?

一、浙江大学的研究报告

据了解到,这个研究团队根据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发表在知名医学杂志《PLOS Medicine》上一篇队列为原型,研究得出的结论。

浙江大学的研究团队追踪调查了40多万人长达9年之久,报告结果显示,每天额外食用1枚鸡蛋,会使参与者的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相关死亡的风险分别提高11%和9%。

由于样本量足够大,这种相关性统计上是显著的。

这也验证了之前有研究认为鸡蛋中的胆固醇等成分,可能与这些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

但是这只能说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统计学相关性,不能完全等同于吃更多鸡蛋就会引起这些疾病。

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这种统计相关性的存在,并不能完全证明吃鸡蛋就是导致这些疾病的决定性“元凶”。

原因在于鸡蛋中含有胆固醇,过量的胆固醇会损伤血管,引起心血管疾病,也与某些癌症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

但这还不足以说明鸡蛋本身就是“有害”的。

还有一项国外大规模研究表明,每天吃1个鸡蛋的人群死亡率比不吃鸡蛋的人群降低了11%。

作为营养丰富的食物,适量吃鸡蛋对身体健康仍然是有益的。

二、辩证的看待研究结果

不过浙大这项研究虽然采用了大量样本和长达9年的追踪观察这种科学队列研究方法,初看起来结果很有说服力。

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这种研究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调查过程中,这种依靠参与者自身回忆和填写调查问卷的研究,避免不了会存在一定的记忆误差或者填写偏差。

比如人们很难完全准确记住过去那么长时间每天吃了多少个鸡蛋,这都可能对结果产生一点影响。

而且研究中也没有考虑到基因、生活方式以及其他食物搭配等许多潜在的混杂因素。

比如说心血管疾病与遗传基因是有很大关系的,所以我们不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完全归咎于鸡蛋。

所以简单来讲,这项看似很严谨的长期队列研究,其结果也是有一定误差范围的,不能完全等同于“多吃鸡蛋就会致病”这种绝对说法。

大家在理解这类科研结论时,需要保持足够的辩证性,既看到其科学依据,也清楚其局限所在。

所以简单地说,鸡蛋本身并不“有害”,关键在于我们要理性看待研究结果,合理膳食、适量食用。

只要不过量,依然是健康的好食材。

三、鸡蛋摄入量与健康

其实鸡蛋中含有优质蛋白质,以及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A、维生素D、钙、铁等,是重要的营养来源。

适量的食用鸡蛋对人体健康大有好处。

小王平时就喜欢吃一两个荷包蛋,因为王妈妈妈妈经常说这样的鸡蛋最营养。

鸡蛋中的蛋白质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必要氨基酸,这对身体组织的修复再生和免疫功能的发挥都大有裨益。

此外,鸡蛋中还含有适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帮助降低人体内的“坏胆固醇”水平,有助于心血管健康。

但是,过量的鸡蛋摄入也会存在一定问题。

鸡蛋中天然含有较高的胆固醇成分,长期大量食用势必会导致人体内胆固醇积累过多。

我们知道,血液中的过度胆固醇会促使血管壁上脂质沉积,时间长了,就可能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引发心血管疾病。

此外,鸡蛋中也富含蛋白质,蛋白质作为人体重要营养物质,适量摄入有利于健康。

但大量蛋白的过度摄入,也会增加肝肾脏器负担,导致代谢紊乱,长期下来损害肾脏健康。

所以过量吃鸡蛋导致健康风险增加,更多是因为个体差异以及不科学的吃鸡蛋方式。

比如体质特殊的人群,或者长期过量食用蛋黄类的人群,这种吃法才是问题所在。

无论是鸡蛋中的胆固醇,还是蛋白质成分,只有适量食用才好。

如果长期大量吃蛋势必会增加心血管疾病或肾脏疾病的风险,关键还是在于合理膳食与适度取食。

四、健康食用鸡蛋

面对鸡蛋摄入量与健康的争议,我们该如何科学合理地食用鸡蛋呢?

1、适量食用

膳食指南推荐成人每天1-2枚鸡蛋为宜,这既能提供充足的蛋白质,又不会过量摄入胆固醇。

健身达人小李每天必定来个荷包蛋,配上青菜豆腐,刚刚好符合标准。

2、搭配其他健康食物

高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可以帮助降低胆固醇吸收,对心血管有益。

小芳每周有两天沙拉日,再来个水果,可谓健康典范。

3、选择健康的烹调用法

高温烹调会损耗营养素,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相反,水煮、蒸蛋最为健康。

此外,还可以合理搭配其他食材,适度运动,科学作息,都可以帮助我们合理享用这一高蛋白质的美食,获得更多健康益处。

五、心脏病和癌症的死亡风险有哪些?

除了不健康的吃鸡蛋,心脏病和癌症的死亡风险,绝不会就是因为多吃或者不吃鸡蛋这么简单,这后面的原因可多得很呢。

比如尼古丁,有的老烟枪从年轻抽到老,肺部肯定会出问题,而且二手烟的伤害远比吸烟大。

这种情况下,得心脏病和肺癌的风险肯定就高了,因此抽烟不仅害了自己,还害了周围的人。

还有熬夜加酗酒,天天泡在酒桌和夜店,熬到天亮是家常便饭,就算是保温杯李泡枸杞也没什么用。

久而久之肝也报废了,更严重的还可能得肝癌。

更别说现在外卖、预制菜到处都是。

大家成天窝在电脑、手机前面,缺乏运动,动不动就炸鸡可乐。

油腻食物吃得满嘴流油,小肚腩上来了,这能不三高、不得心血管疾病吗?

所以说,心脏病和癌症绝不会单单是因为鸡蛋来的。

作为一个成年人,自己本该为自己的健康负责,做好科学的预防,不要天天惦记鸡蛋的事,紧张的不停。

不过,心脏病和癌症确实是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

面对这两个“杀手”,我们除了要定期体检监测,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科学的预防。

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从而降低疾病风险。

正常作息有助于身体各脏器的协调运作,减轻疾病侵袭。

合理膳食是健康生活中最关键的一环。

多吃深色蔬菜水果,可以通过抗氧化成分,清除身体内的有害自由基,降低肿瘤风险。

适当食用有机食物也可提供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素,增强机体的代谢功能。

轻松、愉悦的心情可以促进人体免疫系统和新陈代谢的正常运转。

因此我们要学会调整心态,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情,这也是预防疾病的有效途径。

生活在这快节奏的社会,我们不能总被工作和生活琐事绊住脚步,同样也别被缥缈的健康担忧挂心。

结语

我们不应片面地将鸡蛋简单等同为引发心脏病与癌症的“元凶”。

浙大的这个研究报告其统计关联性无法完全证明鸡蛋的确切致病作用。

这种悬而未决的监测报告,尚不足以撼动鸡蛋营养价值的科学事实基础。

鸡蛋中优质蛋白等营养成分,经科学研究证实对人体健康仍有重要益处,再者个体差异较大,很难用统一标准去衡量。

我们需要做到的是辩证地看待各类研究报告,在理性认识鸡蛋营养的同时,也意识到其潜在风险。

这需要公众、科研机构、政府监管部门等多方力量,形成科学的食品安全体系,为公众提供准确的膳食指导建议。

其实健康并不复杂,日常生活中,我们只需坚持运动,合理膳食、作息,保持正能量,就已为健康奠定坚实基石。

不必为一两个鸡蛋的事而忧心忡忡,焦虑不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