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敌人45万兵马压境,粟裕决战孟良崮,险之又险定乾坤。

经此一役,粟裕成为许多人心目中的战神,这场惊心动魄的战役被载入史册,成为扭转乾坤的一战。

那么,为什么说这是一场险战?这场战争到底为何不好打呢?

孟良崮战役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役之一,只要是对我国近代史有所了解的人,都对这场惊心动魄的战役有所耳闻,更对主导这场战役的粟裕将军赞赏有加。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场战役刚开始并不算好打。

首先,兵力上就十分悬殊。

截至1946年6月,国民党的总兵力约有430万人,而人民解放军的兵力仅仅120万人左右,国民党的总兵力是我军的3倍还多。

1947年3月,国民党在遭到惨败后,蒋介石大感不好。国民党内军心溃散,我军却气势如虹,为了挽回自己的败局,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决定使用“兵力覆盖”的战略。

他们加大了兵力,集合了45万兵马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军。

在国民党最初的预想里,只要把陈毅、粟裕两名猛将消灭了,战局就能扭转。当时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兵力大大不及国民党,这给给了蒋介石无限的信心。

敌人对华东野战军进行三面包抄,粟裕等人在险境中辗转寻求战机。

但是形势严峻、敌人步步紧逼,多亏了粟裕将军沉着冷静,我军方才能和敌人周旋良久。

其次,双方的武器装备差异甚大。

在孟良崮战役中,包括74师在内的10个整编师,都拥有强悍的美式军火。

整个74师拥有战斗力的有3万多人,他们每个营有炮12门,7.5公分山炮一个营,师部还配有榴弹炮一个营。

在整个国民党的军队里,74师的武器配置都首屈一指。他们不仅拥有大口径的火炮,还有许多轻型的机枪,他们甚至配置了300多辆汽车和1000多匹骡马。

而我军的武器先进程度远远不及国民党,由于敌军对解放军进行打击,山东地区的兵工厂生产还收到了影响。

最重要的是,粟裕的对手也十分强劲。

张灵甫被称为蒋介石的王牌,他率领的74师更有着“御林军”的称号。74师是国民党的精锐,历经许多战役,甚至有“抗日铁军”之称。

此人经历了许多的战役,也很有军事素养。在1938年,张灵甫还和日军进行了5天5夜的作战,最终击败了日军,可见张灵甫此人的不好对付。

国民党内有人吹嘘,只要有10个74师,就可以统一中国。

面对张灵甫这样的悍将,粟裕也提起了十足的精神。而粟裕,也得到了张灵甫的承认,张灵甫认为,在如今的军界只有粟裕可以和他相对。

可见,如果不是粟裕,孟良崮战役取胜艰难。

那么,这样惊险的战役,我军又是怎么战胜的呢?

2.

1947年决战孟良崮,粟裕“猛虎掏心”全歼74师,张灵甫魂断孟良崮。

面对勇猛压境的敌军,我军在粟裕的带领下始终与敌周旋、不做正面冲突,1947年5月12日,张灵甫终于憋不住了。

他立功心切,带着74师脱离了大部队,孤军冒进。

粟裕认为这时一个绝好的机会,国民党的大部队里只有74师是最大的威胁,如今张灵甫冒进,我军可以集中华北野战军的全部兵力围歼74师。

于是,5月13日晚,许世友将军的四纵飞兵先是乘着夜色和74师激战一番。

然而,我军占领了几个要塞,切断了74师的前路。还没有等张灵甫反应,第二天我军第八纵队又占领了天马山,张灵甫无法和其他国民党联系。

本是进攻我军,如此一番情势扭转,张灵甫被华东野战军围困住了。

20万的华东野战军牢牢围住74师,把张灵甫可以逃窜的地方越挤越小。

被逼无奈,张灵甫只能带着剩下的残兵败将退守孟良崮。听到这个消息,蒋介石又喜又忧,优的是74师没占到半点好,喜得却是还有转机。

孟良崮易守难攻,附近还有国民党其他的兵马,只要张灵甫可以坚守住、把我军的主力吸引住,国民党大部队来了之后,就会对人民解放军形成包围。

如此以来,战局又会反转。

粟裕也知道蒋介石打的好主意,虽然华东野战军的主力包围了74师,但是国民党大部队也在包围他们。

形势严峻,一念之差就会导致整场战斗的结局。这种时候,就是硬碰硬、看谁先撑不住。

孟良崮虽然易守难攻,但是如今的热武器时代又不同了,一发炮弹打不过,张灵甫的“堡垒”就是四上一片。

虽然华东野战军的武器总体比不上敌人,但是我军也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小米加步枪”。在解放战争初期,我军就缴获了国民党许多武器。

苏中大捷之后,华东野战军就变成了1.5万人的美械化师了。

同时,大规模的作战离不开兵工生产。

一时的差距可以通过士兵的意志力、指挥官的冷静善断进行弥补,长久差距只会导致火力的不足。因此,我军一边用敌人输送给我们的弹药弥补,一边自己生产弹药。

而反观坚守孟良崮的张灵甫,由于一路逃窜,他们丢下了不少辎重。而在这种情况下,74师还要守着等国民党援军到来。

从5月15日开始,我军和敌军就展开了激战,74师凭借着自己地势、用许多枪炮攻击我军。我军一边要应付74师的攻击,一边要防止国民党大部队和他们汇合。

5月15日晚上,粟裕就表示,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一定要在16日拂晓攻下孟良崮。

事情果然不出粟裕所料,我军悍不畏死,喊着“活捉张灵甫”的口号,攻上了孟良崮的主峰。张灵甫躲藏在山洞里,最后被我军的汤姆枪子弹打死。

这场险战终于得胜,蒋介石竹篮打水一场空。恐怕国民党谁都没有想到,在这般严峻的情势下,粟裕还能扭转战局。

很多人复盘这场战役时都表示,此战严峻,非常人能打,恐怕也只有粟裕有这种勇气和魄力了。

那么,为什么说只有粟裕敢打这场险战呢?

3.

1947年决战孟良崮,百万军中取敌首级,只有粟裕敢打这场仗!

粟裕带领华东野战军全部兵力包抄74师,是破釜沉舟之举,在没有预备队的情况下,这一战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那么粟裕为何会有如此的魄力呢?又为何说只有他敢打这场仗?

当时的粟裕,压下的筹码是整个华东野战军。

这种魄力和决心常人难及,在攻打孟良崮时,粟裕和陈毅的情况也不好过,但是两位指挥员十分坚决,他们认为机不可失、必须集中主力消灭敌人。

甚至有人说,这是拼上了整个国家来打。

虽然当时不是集结整个人民解放军的兵力,但是华东野战军也是我军的精锐,就和74师一样,一旦战败,后果难以预料。

可见,此战凶恶万分,一不小心就会酿下严重后果。万幸的是,在我领导人的指挥之下,我军气势如虹,把敌人打得节节败退,最后成功凯旋。

74师战败之后,改变了整个解放战争的局面。

原来的国民党还有一战之力,这次之后,国民党已经是末路黄花、再也没有资本可以和人民解放军拼了。

打败74师精锐之后,国民党任何一支兵马碰上粟裕,都忍不住胆战心惊。

粟裕这一生,南征北战、出生入死,跟随毛主席、朱德打仗。不管是战斗经验,还是战斗意识都远超常人。

在他和国民党作战的经历中,几乎没有失败的情况,有人甚至把他称“常胜将军”。

1929年,粟裕伏击国民党队伍时,就歼灭了两个团大部,俘虏了800余人。1933年,粟裕进行反围剿,更是击退了国民党的多次进攻。

他就像是一把利剑,深深扎在国民党的心窝。

孟良崮战役之后,更是奠定了他的地位。其后的粟裕指挥野战军横渡长江,解放了中国许多城市,刘伯承更是介绍他是“百战百胜”。

同时,孟良崮战役能够胜利,也离不开战士们的相互配合。粟裕和陈毅一心同体,对消灭74师都势在必得。

陈毅曾经打电话给许世友,问他能不能打下来。

许世友却说,现在这个样子,他绝对不会让敌人跑掉!他手里还有一个师没有用上,绝不可能让74师跑掉一个人!

可见,我军所有人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这场战役中,粟裕和陈毅配合默契,最后才有了这经典的一战。

有74师的俘虏不服气,认为他们的设备比解放军强,这次失败只是上级疏忽大意。但是在深入了解我军之后,这些蒋家主力竟然心悦诚服了。

而这些敌军的迅速瓦解,转向了我军阵营,又迅速帮助我军发展壮大。在经历了3年多的作战,我们最终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参考资料:

①决战孟良崮.韩继云

②粟裕与张灵甫的战场交锋.华小勇

③孟良崮战役中的俘虏兵.刘子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