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山海情》以后,难免会因为它的原声,留下后遗症--讲宁夏方言。 全员实力派的演员阵容,搭配一向口碑先行的正午阳光,《山海情》成为爆款几乎是意料之中的,但相比起刚刚完结的《大江大河》,《山海情》显然更上头。

作为一部主旋律的扶贫剧,基调本是严肃认真的,但《山海情》在保留了这一点的同时,又在辅线上下足了功夫,加入爱情,亲情等各类元素。看似是一个大杂烩,但实则细品每一个设定都很有气质。 《山海情》的爱情比偶像剧的刻意发糖来的甜,友情比家庭剧的煽情来得更动人,而作为主故事性的扶贫工作,也让人为之动容。只能说,《山海情》的苦,观众能够看到眼里,但发展起来的乐,也同样能为他们骄傲。

真实的背景,饱满的人物 《山海情》原名《闽宁镇》,作为上世纪90年代的扶贫工作站点,这部剧是建立在真实的故事背景之上。正如剧中的金滩村一样,在各方努力下,这片土地从干沙滩变成了金沙滩。 真实的故事背景,往往更能够牵动观众的情绪,一些改编自真实事件的作品往往更能够触动心灵。如今扶贫工作已经有了很大的成果,中国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这样的节点推出《山海情》,无疑是正当时。 主旋律的作品想要让观众看得进去,除了真实的背景以外,还要有抓得住观众的人物角色。《山海情》带给观众的感受就是即便是一个配角,也像主角一样被塑造得立体饱满。

一,吃苦耐劳的村民 以大有叔为首的村民,包括杨三等人,既能够从他们的身上看到质朴的一面,又能够看到爱算计的一面。当水花带着丈夫和孩子走了七天七夜来到金滩村,村民自发地跑来帮她收拾地窖的屋顶。马喊水虽然执拗,但也给村民看病。 而算计的一面则是在种蘑菇时的观望,一来不想花大钱建棚,怕钱打了水漂,二来看到成果之后再上手,会更稳妥。不得不说《山海情》对于贫苦的村民描写,的确是精准到位,他们的好是一方水土养育的天性,不好的一面则更多是因为生活的压迫。

二,扶贫的干部 黄轩饰演的马得福,学了知识回到村里带着大家致富,他依旧保持着像村民质朴的一面,但他身上的奉献精神更强烈。当得宝种蘑菇成功后,得福想的第一件事就是让村民一起致富,他心系的是集体。但另一面他又遗传了父亲马喊水的执拗,解决问题时都是直着来,跑去办公室堵领导,带着村民找书记。

郭京飞饰演的县长也同样典型,他的福建口音与当地口音的不相容,是最直接展现扶贫工作的难点。他有激进的一面,当教授还未试验成功时就想方设法地让他教授种蘑菇,但他同时又是心系村民,真正干实事,为年轻人提供更多走出去的机会。 《山海情》的两大类人物被建立起来,自然就能抓得住观众。没有一味的讲角色的好,但也没有一味的黑化他们的形象,这样的人物才是最饱满动人的。

苦中作乐,有痛点,有泪点,有笑点 扶贫剧在展现农村风貌时,只有够“苦”才能让观众有所体会,但刻意地喊穷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山海情》选择了一种聪明的方式,就是在苦日子里找乐子。 比如开场马得福带着主任和父亲去村民家,询问为什么搬迁又跑回来的理由,有的村民说肚子里酸,因为饿的,有的村民家准备抓住扶贫的鸡吃了,有的村民更是在家没穿裤子,因为就一条裤子,兄弟三人谁有事出去谁穿。 够穷吧?够穷,但是都不是流于表面的用台词传递这种穷,而是用诙谐幽默的方式让观众体会到。

苦中作乐,就是《山海情》最大的特点,用笑点中和这种打眼一看就是生活艰辛的苦。当得宝种出来了蘑菇,大有叔偷偷藏在口袋里几个,既惊讶于这种没有见过的食物为什么如此值钱,又害怕被别人看出来他的心思。 于是回家把蘑菇放在锅里炒,但是却因为太紧张而忘了清洗,切菜,偷偷摸摸的样子令人发笑。

但同样是围绕着种蘑菇,水花的遭遇就让观众忍不住心痛。被卖给别人做媳妇,然而丈夫却因为挖水窖不幸出了意外,水花想学蘑菇,也经常被教授表扬,但丈夫永富却不理解,还要身亡。 水花一角是整部剧中最让人心疼的,她勤勤恳恳地生活,虽然认命但依旧乐观,将艰苦生活的女性形象诠释得淋漓尽致。

唯一让人感到惋惜的就是得福和水花,因为错过而没能走到一起。当水花拖着全部家当在金滩村口看到得福时的笑容,得福望向水花时眼睛里的心疼,都是足以让观众眼眶湿润的。而得福尽可能地帮助水花,但也保持一定的距离,再看水花遭到丈夫永富的辱说,实在是让人意难平。 没有字字句句的强调生活环境的苦,但是漫天的黄土已经是最好的证明,看着村民们为了翻新土地一点一点地过筛子,买土,不用多少台词辅助观众就已经能够直观的感受到了。而干部扶贫工作的苦,也同样是依托于一些具体的问题,并不会显得空洞。

接地气的剧情,才能让观众产生共情 不少扶贫剧虽然是打着扶贫的旗号,但真正做得扶贫工作并没有看到多少,反而是将重点放在了讲感情戏上。比如杨烁,潘之琳主演的《绿水青山带笑颜》,重在展示农村风貌,没有具体的让观众看到难点,叙事重心偏移到爱情,也很难将其定义为一部纯粹的扶贫剧。 《山海情》不同,从目前的剧情来看,都是真实而接地气的,其他元素的插入也仅仅只是辅助主故事线。

在这样一片黄土地上,年轻人是渴望逃离的,从故事一开场得宝等人就计划好了逃跑。当看到火车时,他们的兴奋溢于言表,朝着铁道开始狂奔。对于更好的生活有向往,这是人之常情。

其次,每一位演员的服化道都是加分项,尤其是在这片黄土地上,有随时而来的风沙,他们都是灰头土脸的。为了角色牺牲形象,更显他们所处环境的“土”和苦。 而不少剧情的设计也始终牵动着观众的情绪,比如得宝种蘑菇,不仅仅是他自己能不能做成这件事,同时他还要做给全村人看。得宝从一开始被大有叔等人嘲笑,到下定决心做成,再到顺利的种出蘑菇卖了钱。

这种循序渐进的喜悦是最容易感染观众的,他开心观众跟着开心,他受嘲讽观众也跟着不忿。然而在这个过程中,观众的心与得宝一样是揪着的。可见这样接地气且真实感满满的剧情,最容易让观众有代入感。 能够让观众共情的,就是这种代入感,随着剧情的发展,逐渐让观众觉得这是他们的生活,也是自己在生活,金滩村的一步步发展,都让观众的情绪联动。村民们的能吃苦,扶贫干部们举步维艰地推进工作,都因为扎根的剧情有足够的说服力。

万万没想到,主旋律的作品还能够在稳住大方向的同时,将每一个细节做到位。环境的真实,人物的饱满,都是《山海情》成功的关键。 这样的正剧作品,才是真正值得推广,真正受欢迎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