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欢迎法国总统蓬皮杜的师生们


1973年,那是怎样的年代?半个世纪过去,人们的印象不太深了!

1973年,武打演员李小龙去世。1973年,演员苏有朋、李冰冰、朴树、郭德纲刚刚出生。1973年,悉尼歌剧院刚刚建成。1973年,广交会(春季)刚刚开幕。

1973年,绝大多数中国人,还没有见过电视机,更不必说电脑了!中山装、棉大衣、黑白布鞋,是大多数人的日常穿着。

缝纫机、手表、自行车、收音机,号称70年代“四大件”!当时拥有这四大件的家庭,就相当于现在有房有车一族了。


1973年的中国街头,人们穿的衣服风格朴素,流行中山装和绿军装


很多电影、电视剧都拍过70年代题材。不过毕竟电视剧都是虚构的,真实的70年代和在影视城拍的作品,其实还是不太一样。

那么,真实的70年代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随着一个名叫布鲁诺·巴贝的法国摄影师的镜头,一起来欣赏一下。

当时那个年代,外国摄影师是不能随便进入我国的,但布鲁诺·巴贝是时任法国总统蓬皮杜的随员,所以还是获得了一些方便。


70年代上海的一位女会计,当时不但没有电脑,连计算器都没有,还是使用传统的算盘。现在的年轻人,没见过算盘了。

1973年,一个农民家庭的日常生活。当时不流行使用饭桌,都是在自家院子里,站着或蹲着吃饭。

1973年的中国,大多数人还没见过外国人。骑自行车的人发现老外在拍他们,都好奇地看着法国摄影师。

1973年的桂林,风光无限美丽,却一个游客都没有。照片中的人,都是桂林当地的农民,过着安静平淡的生活。

70年代的杭州,农村人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一是自行车,二是水牛。南方的水牛比北方黄牛大。

70年代的中国,民风淳朴,到处都看不到打牌、打麻将的人,邻里关系十分融洽,经常聚在一起谈人生、谈理想。

1973年的乐山大佛,居然一个游客都看不到,人们还没有旅游的概念。一对母女正在河边吃饭。

走近乐山大佛,还是没有发现游客,乘船的都是本地农民和小朋友。过了十年之后,在这里上演了一部电影,名字叫作《神秘的大佛》。

70年代的公共厕所,虽然是免费的,但是卫生条件十分差劲。不过,当时的人并不在意,毕竟当时很多地方还没通自来水。

1973年,一个美丽的北方村姑正在收割小麦,当时还不流行联合收割机,只能手工收割。看到法国摄影师在拍她,她十分好奇,这是她生平第一次见到外国人。

1973年,村民们养的鸭子又大又肥,这些都是自然成长的,根本不会吃饲料。

1973年的大同火车站,人们下车买零食吃,当时很少人坐火车。

70年代的中国人,还不流行私家车,28寸自行车是主流出行工具。当时的四大品牌有:凤凰、海鸥、飞鸽、永久,质量非常可靠,骑三十年也不会坏。

1973年,大多数中国人没见过老外,好奇的村民都跑出来看热闹。当时人们的衣服穿着非常俭朴。

以上就是罕见彩色照片中,真实的1973年中国!以后不要被电影、电视剧误导了,真实的70年代中国,其实就是上面这个样子,不要再相信各种不靠谱的传说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