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工作,

变成多么艰苦的事情。

作者:洞见MK

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张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一个人工作的绝大部分压力,并不来源于工作本身,而是源自人际交往中产生的内耗。

有人自我调侃道:上班拿的不是薪水,而是精神损失费。

每一个职场人,都经历过这种心酸。

被工作任务压得半死,还要挤出笑脸来,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对于不懂装懂的客户,要三番五次地解释;

对于脾气暴躁的上司,要低下头来认错赔笑;

对于阴阳怪气的同事,要委屈自己虚与委蛇……

梁永安教授指出,今天的工作之苦,早已不是身体的苦,而是我们在精神上的疲惫。

很多时候,真正累倒我们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过载的情绪。

1

职场如剧场,

每个成年人都是戴着面具的演员

看到过一幅漫画,很有意思:

几个上班族,提着公文包,行色匆匆地走在路上。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都戴着清一色的微笑面具。

这一幕,像极了对现实生活的讽喻。

不论各行各业,当入职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被要求情绪稳定,波澜不惊。

哪怕被气到崩溃,却仍然要保持微笑,把社交面具牢牢焊在脸上。

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认可和信赖。

相声演员潘斌龙,曾在《凉子访谈录》中谈到过自己的一段经历。

他在某剧组担任副导演时,因为名气不足,全组成员都不拿他当回事。

但为了能保住这份工作,他把委屈都咽在了肚子里。

导演对他颐指气使,让他端茶倒水,他敢怒不敢言,只能唯唯诺诺接受;

部门小领导让他挨个去联络群演,他虽心有不满,但仍表现得很乐意,连打了几十个电话。

跟演员沟通时,他也要在心里反复斟酌话术,生怕对方反感。

那段时间,他常常凌晨三点才睡觉,六点就得起床。

严重匮乏的睡眠,再加上不断加剧的内耗,让他心力交瘁。

潘斌龙坦言,那段时间,自己被折磨得神经衰弱,每天都犯愁。

白天还能装得没事儿人一样,维持一个成年人的体面,但一到夜里,就忍不住一根接着一根地抽烟。

这就是职场人的心酸,哪怕心里倾盆大雨,表面上也要装作云淡风轻。

作家刘震云说过:“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经不起推敲,一推敲,每一件都藏着委屈。”

每一份工作,都有道不尽的心酸和无力。

身体累了,睡一觉就能缓过来。

但心被困住了,再美好的生活都会变得索然无味。

这些情绪上的起伏和压抑,会让你受尽苦头,在日复一日的消耗里变得了无生气。

2

过度情绪劳动,正在拖垮你的人生

1983年,美国社会学家hochschild提出一个词叫“情绪劳动”

他指出,人们在工作中,不仅要付出脑力劳动、体力劳动,还会不可避免地消耗自己的情绪。

情绪劳动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内心感受,一个是外在表达。

当内心的感受无法表达时,自己付出的情绪劳动也就越多。

网友@小艾讲过自己的一段经历。

小艾是一家大公司的普通员工,在上海最繁华地区的上班,每天出入豪华的办公大楼。

很多人都羡慕她,有一份如此体面的工作。

但小艾却整日愁眉苦脸,因为她根本无法应对公司里的人情世故。

她个性敏感内向,只知道闷头干活,一遇到人际冲突,就会下意识地紧张和逃避。

不论是组长抢了她的功劳,还是同事说了她的坏话,她都会假装不知道,然后一个人躲起来流泪。

为了显得自己合群,她还强迫自己参加团体活动,一边听着无关紧要的事情,一边挤出微笑来回应。

在别人眼里,小艾是好脾气的软柿子。

但只有她自己才知道,应付别人的每一次对话、每一个表情都让她感到憋闷不已。

那些藏在心底的嘶吼和反抗,最终都被理智压下了而已。

渐渐地,小艾心里的负能量越积越深。

她觉得自己从里到外,整个人都累透了,疲乏了,如同行尸走肉般不得自由。

她还患上了焦虑症,开始失眠,做噩梦,频繁出现了心悸的症状。

过度的情绪劳动,正在压垮每一个正常人。

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家曾做过一项人群调查,结果表明:

与能自由表达感受的人相比较,习惯于压抑情绪的人更可能抑郁,早亡风险也增加了35%。

情绪劳动,就像一个隐匿的杀手。

它能毁掉的不仅是时间、健康,还有人们对于未来生活的热情和信心。

你若放任不管,就会让自己一步步陷入深渊。

3

心态好了,内耗就少了

日本作家松浦太郎说过:“所谓人生困境,不过是你胡思乱想,自我设置的枷锁。”

减少情绪消耗,须得从内心着手。

放下过度的思虑,甩掉多余的念头,你才能轻装上阵,成为一个合格的职场人。

对于如何减轻情绪劳动,晚君建议你养成三种心态。

1. 牛油果心态

你见过成熟的牛油果吗?

虽然果肉偏软,但是一直往里挖,就能挖到一颗无比坚硬的果核。无论外界有多大的风吹草动,都震动不了它的内心。

你之所以内耗严重、情绪枯竭,是因为你内核不够稳定,没搞清楚上班的重心。

上班的目的,说到底只有两个:赚钱和提升能力。

你多一分精力去考虑自尊,就少一分精力精进自我;

多30分钟自怨自怜,就少了半个小时来解决问题。

把宝贵的专注力放在自己身上,你便不会理会外界的闲言碎语,自然能把工作处理得游刃有余。

2. 橡胶球心态

作家塔勒布曾在《反脆弱》中,提出过两种人生状态:

第一种人像玻璃球,一遇到风波,就会摔得粉身碎骨;

第二种人像橡胶球,摔到地上不仅不会坏,反而弹得更高。

在职场混,哪有不受委屈的。

领导的批评、同事间的小摩擦,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只有像橡胶球一样,有弹性、耐摔打,我们才不会因为一两句难听话就意志消沉,一蹶不振。

把脸皮练厚点,把心态放宽点。

该听的建议听进去,无端的指责不入耳。

能在复杂的职场中尝到甜头的,永远是那些皮糙肉厚不怕摔的人。

3. 雕塑家心态

一件雕塑在成型之前,要至少经历构思、定稿、放大制作、翻模等十个基本步骤。

而且在此过程中,还要用工具不断修理、打磨,才能得到一件真正的艺术品。

工作也是如此,需要我们不断的调整状态。

所以别眼高手低,你所付出的那点努力,可能远远够不上你想达到的成绩;

也别自怨自艾,你所遭受的一切,别人也都曾遭遇过。

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使命,把遇到的烂人烂事当作升级打怪的过程。

不断发现自己的短板,然后查漏补缺。

精进自己的技能,提高自己的情商。

向内归因,反求诸己,你也能化解工作中的一个个难题,成为独当一面的职场高手。

歌德在《书简集》中写道:

“如果工作是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工作是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

很多时候,困住我们的,其实是你的心态和立场。

千万不要把上班,当成多么痛苦难熬的事情。

接下来的日子里,停止胡思乱想,停止自我戕害。

把内耗的精力拿来提升工作能力,遇事修性,遇人修心,你也能逃脱精神苦役,在职场中脱颖而出。

点个赞吧 ,与朋友共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